黃茶,屬于輕發(fā)酵茶,是中國的特產(chǎn)。它主要是在制作過程中,通過悶黃使得茶多酚適量非酶促氧化,造就了其黃葉黃湯、滋味醇和的特質(zhì)。黃茶的悶黃工序,有在揉捻前的,也有在揉捻后的,或是長時間堆放悶黃,有的初烘后堆積悶黃,有的再烘時悶黃。黃茶依原料芽葉的嫩度和大小,可分為黃芽茶、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。那么黃茶具體都有些什么茶呢,這些茶都有啥什么功效呢,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。
鹿苑毛尖,屬黃茶類,產(chǎn)于湖北省遠安縣鹿苑寺。
黃茶是中國特產(chǎn)茶類,生產(chǎn)歷史悠久,唐朝時就成為貢品,但真正大量生產(chǎn)發(fā)展是一九五四年以后。
黃茶屬輕發(fā)酵茶類,從炒青綠茶中發(fā)現(xiàn)的。黃茶的制作與綠茶相似,但多一道悶堆工序。由于悶堆,茶葉發(fā)酵,故屬于發(fā)酵茶類。其得名于由于殺青、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時,而葉色變黃,因此具有黃湯黃葉的特點。有代表性的黃茶具有茶身黃,湯色黃,味甘鮮爽的特點。黃茶制造歷史悠久,有不少名茶都屬此類。
黃茶按制茶原料老嫩分為:“黃芽茶”:湖南洞庭湖君山銀針、四川名山縣的蒙頂黃芽、安徽霍山的霍內(nèi)芽。
“黃小茶”:湖南岳陽的北港毛尖、湖南寧鄉(xiāng)的溈山毛尖、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、湖北遠安的鹿苑毛尖。
“黃大茶”:安徽金寨、六安黃大茶、湖北英山黃大茶和廣東大葉青茶、安徽的霍山黃大茶。
產(chǎn)地湖南、屬芽茶,因茶樹品種優(yōu)良,樹壯枝稀,芽頭肥壯重實,每斤銀針茶約2.5萬個芽頭。君山銀針風格獨特,歲產(chǎn)不多,質(zhì)量超群,為中國名優(yōu)茶之佼佼者。其芽頭肥壯,緊實挺直,芽身金黃,滿披銀毫,湯色橙黃明凈,香氣清純,滋味甜爽,葉底嫩黃勻亮。
根據(jù)芽頭肥壯程度,君山銀針產(chǎn)品分特號、一號、二號三個檔次。用潔凈透明的玻璃杯沖泡君山銀針時,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、蒂頭下垂而懸浮于水面,隨后緩緩降落,豎立于杯底,忽升忽降,蔚成趣觀,最多可達三次,故君山銀針有“三起三落”之稱。
最后豎沉于杯底,如刀槍林立,似群筍破土,芽光水色,渾然一體,堆綠迭翠,妙趣橫生,歷來傳為美談。且不說品嘗其香味以飽口福,只消親眼觀賞一番,也足以引人入勝,神清氣爽。根據(jù)“輕者浮,重者沉”的科學道理,“三起三落”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脹和重量增加不同步,芽頭比重瞬間變化而引起的。
產(chǎn)地四川,其品質(zhì)特點是外形扁直,色澤微黃,芽毫畢露,甜香濃郁,湯色黃亮,滋味鮮醇回甘,葉底全芽,嫩黃勻齊,為蒙山茶中的極品。
北港毛尖,以注冊商標“北港”命名,屬黃茶類,產(chǎn)于湖南省岳陽市北港。
毛尖茶采制工藝:北港毛尖鮮葉一般在清明后五六開開園采摘,要求一事情毛尖原料為一芽一葉,二、三事情毛尖為一芽二、三葉。搶晴天采,不采蟲傷、紫色芽葉、魚葉及蒂把。鮮葉隨采隨制其加工方法分鍋炒、鍋揉、拍汗及烘干四道工序。
北港毛尖的品質(zhì)特征:外形呈金黃色,毫尖顯露,茶條肥碩,湯色澄黃,香氣清高,滋味醇厚,甘甜爽口。
君山銀毫,以注冊商標“君山”命名,為黃茶類針形茶。唐宋時,以其形似鳥羽,稱黃翎毛、白鶴翎;清代,因其有白色茸毛,稱之為白毛尖。產(chǎn)于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君山島。
銀針茶的采制工藝:每年清明前三、四天開采鮮葉,以春茶首摘的單一茶尖制作,制1公斤銀針茶約需5萬個茶芽。其制作工藝精湛,對外形則不作修飾,務必保持其原狀,只從色、香、味三個方面下工夫。經(jīng)攤青、殺青、初包、復烘、攤涼、復包、足火等到工序,歷時72小時。
制作特點為殺青、烘焙均以較低溫度進行;殺青動作須輕而快,既適度又避免斷毫脫;烘包發(fā)酵時用桑皮紙包裹,歷時長達60小時。近幾年來改“殺青”為“蒸青”,提高了芽頭在杯中的豎起率。
君山銀針,獨具韻味,其成品外形芽頭茁壯,堅實挺直,白毫如羽,芽身金黃發(fā)亮,素有“金鑲玉”之美稱;內(nèi)質(zhì)毫香鮮嫩,湯色杏黃明凈,滋味甘醇甜爽,葉底肥厚勻亮。
如若以玻璃沖泡,則別有一番奇美景象;當以沸水(稍待落滾)注入杯中時,芽頭開始沖向水面,幾分鐘后,茶芽徐徐下沉,由橫臥漸漸懸空豎立,沉浮起落,往復三次,趣稱“三起三落”;所泡偶爾留于芽尖,如譽喙含珠;最后茶芽豎于杯底,似鮮花筍萌發(fā),刀槍林立,茶形與激發(fā)色交相輝映,茶香四溢,麗景飄然。
溈冊毛尖,產(chǎn)于湖南省寧鄉(xiāng)縣水溈山的溈山鄉(xiāng)。
溈山毛尖的制作工藝:采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,無殘傷、無紫葉的鮮葉,經(jīng)殺青、悶黃、輕揉、烘焙、熏煙等工藝精制而成。其中熏煙為溈山毛尖的獨特之處。
成質(zhì):外形微卷成塊狀,色澤黃亮油潤,白毫顯露,湯色橙黃透亮,松煙香氣芬芳濃郁,滋味醇甜爽口。葉底黃亮嫩勻。
鹿苑毛尖,屬黃茶類,產(chǎn)于湖北省遠安縣鹿苑寺。
鹿苑毛尖的工藝與茶質(zhì):于每年前數(shù)日至間采茶,標準為一芽一、二葉,要求鮮葉細嫩,勻齊、純凈、不帶魚葉、老葉。經(jīng)殺青、炒二青、悶堆、揀剔和炒干等工序。其中悶堆是形成鹿苑茶特有品質(zhì)的重要工序,茶坯堆積在竹盤內(nèi),拍緊壓實,上蓋濕布,悶堆5至6小時,促其色澤黃變。其成品外形色澤金黃(略帶魚子泡),白毫顯露,條索環(huán)狀(環(huán)子腳),內(nèi)質(zhì)香氣持久,滋味醇厚甘涼,湯色綠黃明亮,葉底嫩黃勻整。
蒙山黃芽,以蒙山牌注冊商標名世(蒙山黃芽與古今名茶蒙頂黃芽為同一品種,因生產(chǎn)廠家注冊商標不同,故茶名有“山”與“頂”之別),產(chǎn)于四川省名山縣蒙頂山山區(qū)。
蒙山黃芽的采制工藝:以每年清明節(jié)前采下的鱗片開展的圓肥單芽為原料,經(jīng)過一殺青、兩色黃、一堆放、三復鍋、二烘焙等制作工藝。
蒙山黃芽的品質(zhì)特征:芽條勻整,扁平挺直,色澤黃潤,全毫顯露;湯色黃中透碧,甜香鮮嫩,甘醇鮮爽;葉底全芽嫩黃。是黃芽類名茶極品。
霍山黃芽,產(chǎn)于安徽省霍山縣,因用細嫩芽葉、經(jīng)悶黃工序制成,故此得名。屬類極品名茶。產(chǎn)地分布于該縣大化坪金雞山的金剛臺、金雞‘土+當’、烏米尖、漫水河與金竹坪等地,以金剛臺所產(chǎn)品質(zhì)最佳。
采制工序:每年谷雨前3至5天揀山開園,采摘期10多天,專采最細最嫩幼芽,并保持新鮮。經(jīng)炒青、做形、初包、初烘、攤放、復火等工序而成。
霍山黃芽的品質(zhì)特征:芽葉挺直勻齊,色澤黃綠,細嫩多毫,形似雀舌;湯色明亮黃綠,帶黃圈,葉底嫩黃;滋味濃厚鮮醇,甜和清爽,有熟板栗香,飲后有清香滿口之感。
以上就是小編收集到的黃茶有哪些品種,不同品種的黃茶有什么特點的相關信息,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,以上信息均來源于網(wǎng)絡,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香煙網(wǎng)。